大学生新闻中心讯(通讯员:成园园) 双语大赛农大学生夺冠的消息这些天通过学生的朋友圈、微信平台和校园网持久在各族学生中传递。
为期5个月的“讯飞杯”自治区青少年学生双语大赛大学生组的比赛在10月已圆满落下帷幕。我校取得了38所参赛高校中的最好成绩,3名选手分获民考汉组、民考民组两项冠军和双语组二等奖的好成绩。比赛虽已结束,但因大赛而结缘,因大赛而走到一起的各族师生的感情却在萌发、成长。
今年5月,接到自治区双语大赛通知后,校团委联合教务处、中国语言学院在全校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在班级中推荐,在学院里选拔,最终进入校级大赛,通过层层选拔比赛,确定了夏利恒·巴哈提别克、帕哈尔丁·帕尔哈提、麦斯吐拉·阿布来提、权小燕4名同学上报大赛组委会参加自治区复赛。
自治区双语大赛农大专场
一场场比赛,就是一堂堂生动的民族团结融情课。在校院两级选拔阶段,全校共有230余名学生报名参加,有44名教师参与指导,举办各级选拔赛20场,观众人数达到2630人。
在赛场上,汉族师生教少数民族参赛选手扭秧歌、表演古诗词朗诵,少数民族师生教汉族参赛选手跳民族舞蹈、朗诵民语言诗歌。
台上的选手精心备赛,充分展示,台下的观众掌声不断,尽情感受着新疆各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
有民族学生看完比赛后说到:“太厉害了,没想到汉族同学中有说维语这么好的,闭着眼睛听几乎分不出来”。校级选拔赛带动了各族师生对双语大赛的共同关注,营造了各族学生相互欣赏、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
友谊是在共同的经历中结下的
代表我校参赛的4名选手中有2名维吾尔族,1名哈萨克族,1名回族,通过比赛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带着自己的同学、朋友相互陪练,相互出主意,相互参谋服装是否得体……
复赛结束后汉考民组的权小燕同学意外失利,没能进入决赛,但她并没有因此离开双语大赛,而是全心全意地支持其他3位进入决赛的同学,他们没有时间选服装,由权小燕代劳;他们来不及吃饭,有周围的各民族陪练的同学为他们买来快餐;他们比赛压力过大时,有老师和同学们开导他们。
比赛结束后他们依然是有着共同战斗经历的好朋友,经常一起吃饭,一起回忆比赛的精彩瞬间。
不同民族的四个人无论何时何地总是相互鼓励着彼此
优异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选手的努力付出,更离不开老师们的精心指导。思政部老师在一周内为选手整理了比赛题库,让选手利用暑假积累理论知识;中语学院老师针对语言、中华文化和比赛技巧给予了耐心指导。马雪梅和陈文博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全方位为学生悉心指导,有时夜里12点多接到学生的“求救”电话,她们会立刻钻出被窝,坐到电脑前为学生查找资料,答疑解难。在比赛期间,老师们有课没有到现场,但她们通过现场学生微信直播时刻关注比赛进展,为赛场的选手加油助威。
从初赛开始老师们就为学生指导每一处细节
民族团结情感的培养,不是挂在嘴上,也不是藏在心里的,而是要付诸于行动,依托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各族大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搭建交往的平台。让各族大学生在一起有事可做,他们才会真正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
双语大赛的组织筹备,备赛比赛的过程就是促进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过程,就是各民族语言文化互学的过程,就是各族师生互相学习互相欣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借自治区双语大赛好的势头,校团委将结合“三进两联一交友”和“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以民族团结“五五工程”为抓手,从“爱助融 合 亲”五个层面继续做好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每一位大学生心中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