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交学院举行2012级农机专业课程设计答辩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11-19浏览次数:38

大学生新闻中心讯(通讯员:张振国) “农牧机械课程设计”是机械交通学院2012级农机专业“3+1”卓越人才一年企业培养计划-“四合一”综合实习第二阶段,该环节采用校企联合指导的方式,导师由中收农牧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及机械交通学院农机系骨干教师组成;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实践使学生在“机械制造基础实习”第一阶段基础上了解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情况,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工装夹具设计方法等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合理解决给定零部件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提高学生结构设计能力,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既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工装夹具,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切实保证这一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20151116-17日,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对2012级农机专业毕业生举行了“农牧机械课程设计”答辩会,机械交通学院校企合作主要负责人吕全贵副教授、实验中心主任郭辉副教授、史増录老师、张振国老师、张静老师等骨干教师参与此次课程答辩,机械交通学院机化12247名学生参加本次答辩。这是对历时9周多的企业工艺卡片、装夹具、焊夹具的设计过程及设计结果的检验,也是对本次卓越人才培养第一、二阶段的成果汇报。

本次课程设计答辩采用多媒体汇报结合图纸讲述相结合的模式,很好地检验学生的设计思路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均来自企业真题,难度较大,加之学生的基础较差,在答辩过程中反映出很多问题:如,制作工艺卡片过程中存在对机器型号、功能不了解、缺少每个工序的工艺卡片,装夹具设计过程中存在基准选择不合理、设计时的装夹具未与实际的加工机具相结合,设计说明书插入图、表格式不规范、排版混乱,图纸存在标注尺寸不一致、标题栏格式不统一、尺寸漏标和错标等问题;为此,指导教师要求学生在答辩后再行修改,切实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工作打好基础,把一年企业实践课程计划真正做出成效、达到预期的目标:把毕业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