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体会社会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09-24浏览次数:121

一、对社会学的总体认识

  大学期间,对社会学学了一些知识,但是没有什么认识。真正对社会学有一些概念,是在灵丘锻炼期间。当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真真实实地摆在面前的时候,会逼着你用社会学的方法和视角去探索和解决问题,去研究社会学的一些本质性的问题。也就是说,实践的体验推动了从社会学知识到社会学认识的过程。

  第一个认识,社会学是一门科学。

  社会思想是社会学的思想源泉,具有社会哲学的特征,但不足以成为科学。人类社会形成已经有几千年,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延续当中,一直有非常丰富的社会思想、社会哲学出现。西方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都贡献了很重要的社会思想。比如:孔子所构建的社会制度宫殿。孔子的社会构想分为两个阶段:小康社会大同社会。小康社会:天道之隐,天下为家,故人亲其亲,子其子,货力为己其标准为庶(人口众多)、富、(生活富裕)、教(教育发达)。大同社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送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事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些社会思想对现在的社会建设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但还是在社会思想层面,不是科学。

  实证主义的引入,使社会学成为一门科学。标志性的人物就是社会学的创始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1838年,孔德在其《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提出了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这是社会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开端。

  第二个认识,社会学是一门基础社会科学。

  社会学与社会建设和发展是一种整体上的密切关联关系,因而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学术界认为,社会科学有三门基础学科,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都是从各自的视角、方法出发,广泛研究社会发展的科学。婚姻、家庭、社会组织、社会秩序、社会发展、犯罪等等,都是研究对象,对社会建设和发展在整体上密切相关。

  社会学的学科具有综合性,社会学理论来自哲学、心理学、生物学、管理学等方方面面,社会学方法来自数学、统计学、人类学等等,与各个学科都有交叉。

  第三个认识,社会学是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社会科学。

  并不是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就是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社会学拥有独立的理论和研究的方法。

  从理论的层面讲,社会学所提供的是与其他社会科学所不同的研究社会的视角。笼统地讲就是从社会总体出发来研究社会现象、社会规律和社会运行的视角。比如说,社会的基本的问题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化的理论、社会秩序与社会发展。

  社会学的方法提供了一套与其他社会科学不同的研究方法体系。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体系,从选题设定、提出研究假设、抽取样本、确定具体手段(问卷、访谈、文献、观察、实验等)、统计分析、结果研究,是一个系统。

  社会学所提供的解决社会问题的视角也是有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就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学界一个比较典型的成功的案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学者针对当时种族对立比较紧张的情况,向美国政府提出了校车计划校车计划很简单,就是让白人黑人的孩子在上学的途中乘坐同一辆校车。这个中间所隐含的社会学的视角就是社会化的理论,在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当中创造一个融合的情境来消除两个种族的隔阂。这个计划当时被美国政府在各个州予以强制实施,在一段时间里,对于种族歧视的化解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所以它是一个比较独特的解决社会问题的视角,既不是政治的视角,也不是经济的视角。

  第四个认识,社会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的社会科学。

  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社会的独立空间的形成和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的分化是社会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学必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中国的社会学在学界是属于比较郁闷的。新中国成立之前曾经有过一段比较好的日子,二三十年代出现了一些比较经典的著作,像《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等。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从52年开始到70年代末处在一个被取消的阶段,这个学科就没了。真正的发展就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恢复社会学,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社会发展的速度加快、社会的分化加快,社会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学才真正显得更加重要。现在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中大量运用社会学,也是因为社会学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着更大的使用空间。

  第五个认识,社会学是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包括共青团的工作有重要意义的学科。

  社会学的功能是什么?主流的社会学家提出了四个字:经世致用。我们党在分析社会、建设社会的时候,一直都在使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革命时期最著名的是毛主席的《兴国调查》,对于当时的工农红军建设和农民运动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的意义越来越凸显。宏观上讲,和谐社会的提出为社会学发展提供了好的环境;是从具体党政工作的层面来说,现在运用的空间、运用的频次越来越多。在基层锻炼的时候,这点感觉是非常深刻。北京奥运前,我与县里的领导参加了十几次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一百多个上访的案例,绝大多数都是社会问题,往往用法律渠道不好解决,老百姓很少去法院告状,而是更习惯于拦轿喊冤,还是希望通过政府来解决问题,通过社会的渠道来解决。

  社会学与共青团的工作面临着很多共通的问题。关注共同的领域上,社会学研究的领域是社会,共青团工作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也是社会。关注共同的具体问题,比如少年儿童的工作是我们开展的工作,社会学研究的社会化的问题,这两个所关注的视角和内容是一样的。所以说,从关注的领域和问题来讲,社会学能够给共青团的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从方法上来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也开始大量运用在团的工作当中,特别是在社会调查工作当中。前段时间影响青少年思想形成的路径调研、四类青年群体调研都是在运用社会学的方法。

二、社会组织理论对共青团工作的几点启示

  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组织指的是为了特定社会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比如企业、学校、政府、社会团体等等。不管是共青团的政治性质,还是我们作为社会团体,都属于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理论对共青团的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按照社会学的定义,社会组织具有四个要素:一是有目的、有意识组织起来的,不是自然形成的;二是有明确的组织目标;三是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以共同的利益获取为基础的,关系不那么紧密;四是组织成员可替代性比较强。结合这样一个定义和共青团的实际,在具体工作中有四个方面的体会。

  从组织目标的角度。组织的目标就是组织所要达到的一种状态,但是这个目标有它的一些特性,最主要的是目标有系统性。横向可以分为总体的目标和部门的目标,纵向表现为系统目标和各层级的目标的关系。从组织和个人的角度,目标必须具有一致性。如果说组织的目标与组织成员特别是拟扩展的组织成员在目标上不具有一致性,我们吸引与凝聚的工作就会比较被动。根据组织目标的这样一些要素,社会组织理论能够给共青团的工作提供这样一个启示:各个组织层级之间需要实现目标分解,处在边界地位的基层组织应当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体系,建立成员、拟发展成员之间共同利益获取的连接点。

  从组织过程的角度。组织过程就是组织化。组织化过程当中主流的理论是社会互动理论,就是组织和个人互动的理论。组织和个人互动的理论有三个层面的意思:组织与个人之间的直接互动;通过互动所要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情感的积累、信任的建立以及对组织目标的认同;互动之后有一个正式化的过程,就是给予个人以符号认定、以角色赋予。根据这样一个视角,共青团在实现组织成员的扩展中应当注重两个要素:一是通过持久的组织与个人之间的直接互动牢牢地建立起两者之间的纽带;二是应该以正式化的方式予以确认。

  从组织环境角度。组织的环境一般来讲有三个类型:一是资源依赖型的环境,即一个组织生存的基础是掌握、控制大量的优质资源,实现组织发展的途径是组织之间的联合以此来实现组织对大量优质资源的控制。二是系统化的组织理论,这是解决一个组织作为大系统当中的子系统,要遵循一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原则的问题。我个人比较关心的是文化环境。新自由主义对组织的文化环境有一个表述: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强烈地受到环境的影响,其中被社会性建构起来的观念体系和规范制度对组织产生的是一种控制性的影响。也就是说,被社会所建构起来的文化环境对社会组织来讲是最重要的环境。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的差距格局和团体格局理论到现在为止,对我国的社会组织还有很强的适用性。差距格局的基础是自我主义,就是以自我为一个中心点,以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等不断地往外画圈,是不断往外延展的圈的环境。圈的环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站在圈内看圈外,什么都是为私人的;站在外圈看内圈什么都是为公的。费孝通先生认为,差距格局是中国传统的组织格局。与差距格局相对的是团体格局,团体格局的基础是个人主义,费先生形象的把它比喻成每一个个人都是一根一根的筷子,每一根筷子通过一定的纽带把它捆绑在一起,捆绑在一起相互之前除了这根纽带没有交叉的关系。团体格局存在于西方的传统组织格局当中。现在我国家的社会组织,团体格局占据主导地位,但差距格局是无法在短期内所消除的一种影响。差距格局所形成的组织结构是一个网状结构,遍地都有交叉,使组织结构非常的稳定。随着社会的变革需要对组织进行改造的时候,往往会发现宏观的组织好改造,微观的组织很难改造,大的组织结构好改,小的部门没法改。团体格局则相反,团体格局是一个线性的形态,角色更加稳定,承担某一项角色的成员很稳定,也就意味着有改良的空间。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改良成功的几率非常小,西方社会的发展更多是通过改良来发展,这也是差距格局和团体格局给我们的一个认识。因此对组织环境的认识给我们的启示是:既然几千年来所形成的文化惯性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差距格局对中国社会所带来的这种影响不能消除,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降低这种格局所带来的消耗。我感觉有两个路径,一个是通过强化组织成员的角色意识,引导成员追求角色价值;另外一个就是从组织层面采取一种制度性的限制。

  从组织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角度。非正式群体是初级社会群体。初级社会群体的纽带是血缘、地缘和趣缘,群体内部成员的关系直接而紧密。家庭、老乡组织、共同的兴趣爱好组织,都是非正式群体的表现形式。现代社会,社会组织与非正式群体始终是并存的,或相互独立存在,或后者依附于前者存在,无法避免。非正式群体对社会组织既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正功能就是促进组织的发展,它的路径是在组织现有的运行机制基础之上增加了情感的纽带,增加了一个润滑剂。负功能就比较厉害,在组织内部就是对组织功能的削弱,在组织外就是则可能形成竞争关系,比如说现在的青年老乡会给共青团组织就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因此,从组织结构带来的启示是: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作为正式的社会组织来讲,应该在组织与成员互动模式的基础之上建立组织与非正式群体的互动模式,最大限度的发挥正功能,减少负功能。同时,在吸引、凝聚青年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考虑是直接面对青少年去吸引、凝聚他们,还是选择另外一个路径,通过团结联系更多的非正式青年群体去联系青年?从现实的效果讲,后者更加具有操作性,因为共青团对非正式群体具有不小的诱惑力。

三、学习社会学对个人的收获

  学习社会学有很多收获,对我来说,最主要的是两个方面:

  一是坚定了要用实事求是的原则追求整理的信念。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所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方法论。在社会学的方法论中,有两个东西与实事求是非常对应:一个是社会学研究的整体观,另一个是价值中立理论。社会研究的整体观是社会学一个基本的特征,怎么理解这个整体观呢?大学期间的老师这样说:你们将来要记住,真理或许是朴实的,但绝对不是可以简单获取的。这个意思就是社会是个整体,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都是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的,我们看到的、听到的、经过分析之后的都不一定是真的,因为在一个静态的环境里很难获取真相。但是在实践层面是有路径的,需要给你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信息,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另一个就是价值中立,价值中立是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论,是德国的社会学家韦伯提出来的。他指出,价值中立并不否认附带价值的存在,所有经验科学的研究必然会附带着一定的价值,但反对强加给一个社会现象以新的价值,即反对一个研究者的价值强加在一个社会现象之上来确保整个研究过程的理性。价值中立有助于我们的价值理性,在我们理解和贯彻实事求是当中,通过价值理性来实现后面那两个字,求是怎么来。所以学习社会学确实有助于我们坚定实事求是的精神,来增强贯彻实事求精神的能力。

  二是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积累重要性的认识。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看理论积累和技能掌握之间的关系,理论积累会更加重要。前面提到,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核心环节是研究假设的提出,也是最困难的环节,困难就困难在选题设定了之后,要把选题操作化,这就需要有厚重的理论功底和对社会现象透彻的认识,需要多方面的理论知识积累。当然从社会学的具体技术来讲,确实也能够使人掌握一门进行社会学研究的技术。像我们用的SPS软件,确实是一门技术,但是学这个很快,非常简单。如果理论的积累是,那么技术的掌握就是。这是一个价值所在,也是为什么我们来体会理论和技术都非常重要,但是理论的积累会更加重要的一个解释。我想,这也是今后自己努力的一个方向。

Via:中国共青团网)